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正文

给“手机依赖症”者的五条建议手机依赖症「给“手机依赖症”者的五条建议」

做事效率低、注意力难集中、肢体酸痛眼睛发胀……不知不觉中,过分依赖手机已给人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苦恼。

  

相信很多人的周末都是这么过的,也许还包括了不怎么忙碌的工作日:睁眼后的第一时间就是看手机,看空间微信,与身边人及时接上轨,刷新闻刷微博了解世界变化,QQ 聊天跟朋友们保持联系沟通感情……不知不觉之间就到了晚上的睡觉时间,闭眼前还要最后玩一会儿手机。

在真正闭眼后,又常常懊恼自己一天在手机上浪费了过多的时间,其他事情都没有做,焦虑情绪因此而产生,焦虑使人睡不着,翻来覆去,结果是再次抄起床头的手机开始刷……如此循环往复,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

这就是因过分依赖手机而产生的手机焦虑症,其表现为做事效率低,注意力难集中,肢体酸痛眼睛发胀。那么如何才能减轻因为对手机过分依赖而产生的焦虑症呢?

  

正视自己的手机依赖症

  

首先自己要明确一点,有些信息多一条不多、少一条不少,要知道自己掌握过多的文字信息就如同吃了一顿无任何营养的快餐一样,增加了自己的消化负担,还耗时耗钱。

其次是不要过多关注自己对手机的依赖,手机依赖症只是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并不是什么不可治疗的绝症,要放平心态,减少压力,慢慢解决掉自己对手机的依赖。

  

及时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诚实地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的一切,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与不完美的生活。过多关注自己的错误,但不应过多责怪自己,如果爆发了负面情绪而无法停止,那就用笔将这些负面能量一条条地记录下来,稍后做一个简单分析,然后再逐个解决这些负能量,并做好记录,以便下次自己进行自我检查。

同时要保持自己的规律作息和运动,运动能减少负面情绪,能带来愉快,能带来积极情绪。

  

做好手机使用记录

  

每次看手机前,除了接电话或某些你觉得不用减少的看手机行为之外,都可以用本子记录下这个使用行为,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看手机的持续时间。如此记录一周后,便能知道自己每天看手机的频率及时间大概有多少,然后再制订一个减少使用时间与次数的目标,比如每天只使用手机多少次或多长时间,继续记录手机使用行为。再过一周之后对照制定的目标,检测自己有没有达到目标。

如果你能够制造出一些机会让自己不那么容易发生看手机的行为,那么也许几分钟后那种很想看手机的感觉就自然消失了。反复多次之后,沉迷于手机的行为就会自然下降。自己也可以将这些有效的方式记录下来,方便日后进行回顾。

这是一种自我改变心理暗示的方式,只要有决心坚持一段时间,便能逐渐达到自我掌控的目标。

  

寻找其他关注点

  

将以往手机里关注过的电子信息转换为实物,身体力行地去感受自己的生活。看一本纸质书,品一杯香茗,买一束鲜花,出一次远门,邀一位朋友来一次畅聊……或者当自己想玩手机时,试着做一些别的可以代替玩手机的事,投入一项其他的业余爱好。如此下来就不会过多地关注手机里浮躁的信息了,刷不刷手机也就是无所谓的事情了。

  

坚持

  

今天没有依赖手机,今天克服了手机焦虑症,但不代表以后就克服了。因此,一定要坚持以上的做法才能解决手机焦虑症,要想真正根治,一定要坚持做好手机使用记录,转移自己对手机的注意力。


(声明:本文版权归大众健康杂志所有,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如果您喜欢,就扫描一下指纹,关注我们!


《大众健康》杂志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健康报社主办

为您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健康科普

扫描以上二维码,或微信关注"大众健康杂志"

每日为您推送健康知识纯干货!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